发布时间:2022-02-16 23:06:12 四川传媒报道网 本网韩勇
稽古汲今:
南部县双峰乡傩戏初期田野调查总结
“天上地下灯坛两开,神鬼人兽歌舞同台”,位于川北群山中的南部县双峰乡,现今仍流传着一种神秘的古老戏种——傩戏,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祭祀攘灾的仪轨,寄托了千百年来汉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汉民族农耕文明的文化瑰宝,具有勾魂摄魄的艺术魅力与不言而喻的文化价值。
二十世纪初的傩戏表演剧照
为了抢救并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零二二年二月九日,农历壬寅虎年正月初九,五位来自四川范大学文学院的同学自发组成了南部县双峰乡傩戏抢救调研小组,在宋开华老先生的指引下,联系到了几位双峰傩戏的传承者,并来到了位于南部县的双峰乡进行针对双峰傩戏进行调查。调查工作由九日开始,于十一日圆满完成了初期的田野调查工作。
团队通过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协会主席张大清老先生,分别联系到了精通傩文化的冯明海老先生、传承傩戏演出的冯益民老先生、擅唱《送丝蚕》以及纸糊傩面具制作的曹文忠老先生以及传承木傩面具制作的杜光显老先生。在田野调查中,团队搜集到了大量影像、图像以及文字等第一手资料,对双峰傩戏进行了深入的认识。
拜访宋开华老人
田野调查采访老艺人
一、双峰傩戏概况
傩戏始于傩祭,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商周时期形成了一种固定的驱鬼逐疫祈福攘灾的祭祀仪轨,叫做傩。《周礼•夏官》便有记载;“方相氏掌熊皮,黄金四月,玄衣朱裳,执戈扬矛,帅百隶而时难(傩)”,傩祭有周天子与诸侯的官方傩祭与民间傩祭两种,故而在周代即有“国傩”“小傩”之分。到了宋元时期,随着市民文化的兴盛,这种祭祀逐渐转化为戏剧的模式,傩祭吸取了杂剧的艺术表现形式,逐渐演变为傩戏,由单纯的娱神逐步转化为娱神与娱人共存,具有实用性与审美性共存的特点。随着明清的发展,傩戏文化变得极为丰富,傩戏散布华夏各地,可俗称为“傩堂戏”“端公戏”“师公戏”等。
南部县双峰傩戏,是中国汉民族傩戏的重要的一支,南部县双峰傩戏成型于清雍正年间,由杜氏先祖杜先洪创立,历经七代传承,传到了杜南楼老先生手中,号称杜家班,杜家班傩戏有天上三十二戏,地下三十二戏之分,天上三十二戏多为大套的折子戏,有戴面具唱与用提线木偶唱两种形式,但大多失传;地下三十二戏多为民间祈福驱疫的小傩戏。傩戏的体制,杜南楼将其归纳为两个部分:一是“正坛”的法事仪轨戏剧,二是“耍坛”演出的灯戏等,即的“灯坛两开”。其法事仪式戏剧,分四大类五十六折;耍坛灯戏有三十四个剧目,其唱腔有七大种类,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色。
双峰傩戏以“神头鬼面”为其特征,演出一般叫做“耍傩傩”或“跳傩傩”。演出时,傩傩头戴傩面具,身着道衣,手执阴阳两剑、师刀、令牌、令旗等,也可身着长褂,下穿红裤加靠腿,脚穿草鞋或麻鞋,背小包袱,持擀面棍、洗锅刷、笤帚等。表演时,傩傩在歌声、锣鼓乐声中亮相,走叉步、丁字步、十字步、前走后退步。表演内容为行罡、布斗、书符召将等。每一本傩戏中都有各色人物角色,不同角色有不同的傩面具与之匹配,使得双峰傩戏更富神秘色彩。
老艺人在准备傩戏表演道具
双峰傩戏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即“送丝蚕”,送丝蚕在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夜间演出,相传正月初八为蚕的生日,故而正月初八又称蚕日,人们用“送丝蚕”这种艺术形式来祈求来年蚕桑丰收,唱《送丝蚕》时,演唱者头戴傩傩无下巴面具,手执马锣,边敲边唱,挨家挨户,见啥唱啥,在传统唱词的基础上,多即兴发挥,灵活应变,还穿插一些幽默滑稽的小调,风趣十足,有浓厚的民间特色。
双峰傩戏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傩面具,双峰民间俗称“戏脸壳儿”“脸壳子”或“鬼脸壳”。关于傩戏面具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上古时期,三位天将在杀除邪鬼将要驾回升天,百姓们惧怕邪鬼再来,跪求三位将军留下,将军立于半空之中,抛下牛角号一支,说请“杨吴祖师”雕刻我三人之像,一旦遇事,吹三声号角,他们即降神降妖。由于三位将军在半空之中,云雾缭绕只见面目,故而杨吴祖师只雕刻了三个面相。这便是傩戏面具来源的传说,充满了原始神话的色彩,也为傩面具蒙上了一层朦胧神秘的美感。
实际上,傩戏面具是原始巫傩的道具之一,随着宋元时期傩戏定型,傩戏面具成为了傩戏中各个角色特殊代表。傩戏面具形态各异,表情极其夸张生动,带有极强民间特色,带来十足的戏剧体验。面具表情或嗔怒,或嬉笑,用大量的生动表情体现出人物形象与性格。除表情具有特色外,傩面具的用彩也是极其大胆,大胆使用正红、翠绿、靛蓝等鲜艳色彩,表现人物唇色、肤色、发色等。这些色彩充分体现着人物的性格特征,其基本模式为:红色为忠、白色为奸、黑色为正、黄色为暴、蓝色为莽、绿色为侠、金银为神妖,使得面具看起来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傩戏面具
双峰傩戏面具的制作也有繁琐的工序与严格的讲究。双峰傩戏面具主要分为纸糊面具与木制面具,其中以纸糊面具的制作过程最为复杂。制作纸糊面具时,先以粘土拌上谷草,塑成各式各样模具,待模具干透定型后,用纸或布一层一层地糊在上面,待干透硬透后揭下来,用竹篾条箍紧边缘,再进行上色。为了表达面具人物的毛发,不惜利用真人头发或兽毛来粘贴表现,这样才最终完成了完整的纸糊傩面具的制作。木面具则选择桐子树的木头,因为桐子树易于取材,且木质较轻,且不易开裂,便于保存。首先将桐木劈成合适的厚度,然后勾勒形态,然后进行雕刻,利用圆雕、透雕、高浮雕等技法,雕刻出五官大致形态,再进行细致刻画,刻画完成后进行打磨抛光,最后上桐油固色防水,才完成了木制傩戏面具的制作。
二、走访调查记录
在本次田野调查准备阶段,我们联系到了宋开华老先生,宋开华老先生是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协会的副会长,老先生热情接待了调查团队,并与我们相约于2022年1月24日在锦官城西的青羊宫展开前期交流。
宋开华老先生对于南部县残留的传统文化有着坚定而深沉的热爱 ,一生进行了许多川北民俗的发掘。说到傩戏更是滔滔不绝,他首先为我们讲述了双峰傩戏的概况。而后我们向宋老先生请教了双峰傩戏的其他知识以及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协会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他均为我们一一解答。最后,宋老先生为我们介绍了四位传承人,并表示愿意协助我们的田野调查工作。
2022年2月9日,团队抵达双峰乡,全面展开了初期田野调查的工作,走访了四位老人并参观了南部县文化馆。在田野调查的第一天,团队去到了双峰乡曹家窝村,对几位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协会的傩戏传承人进行了走访。冯明海老先生是双峰乡退休教师,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双峰乡编写乡土教材,冯明海老师向当时还在世的杜南楼老先生学习并传承了杜家班的傩戏文化,并搜集了大量戏文资料,多为杜南楼老先生口述。冯益民老先生能够演唱杠神一类的傩戏,曹文忠老先生能制作布面与纸糊的傩面具,也能演唱送丝蚕等傩戏。他们均为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协会的成员。
在调研过程中,老先生们为我们讲解了双峰傩戏的基本知识,包括双峰傩戏的历史、体制、戏文、面具等多方面知识,既而,老先生们为我们介绍了杜家班,即杜南楼老先生传承的傩戏班子。在我们的请求下,冯明海老先生为我们展示了他于八十年代笔录的杜南楼老先生的口述稿,包括傩戏形式傩戏戏本等多方面资料,也为我们展示了数十个曹文忠老先生制作的纸糊傩面具与为数不多的杜南楼老先生制作的木制傩面具。
冯明海老先生为我们系统讲解了傩戏面具的相关知识,傩戏面具没有明显的生旦净丑行当的划分,但是有主要角色的鲜明特征,比如关帝、神女,牛头马面等,其余面具亦分男女老幼,但是唱戏时面具的选择视情况而定,没有严格的区分。此外,傩戏面具只要分为木雕和纸糊的两种。木雕面具和纸糊面具工序复杂繁琐,艺术表现大胆,角色形象鲜明。
走访傩戏传承人
收集图像资料
接着,冯益民和曹文忠老先生为我们带来了傩戏表演。冯益民老先生头戴绿色“五显将军”面具,手执阴阳两剑与师刀,演唱的是《端公送神》。随着手部动作与前后挪移的脚步,口中念念有词,前后走步,动作古拙刚劲有力,手指随着唱词“上九天、下阴曹”等不断拍掌、结印,形式十分肃穆而神秘。曹文忠老先生则为我们演唱了的正月祈福曲目《送丝蚕》的送财,曹文忠先生头戴“傩傩”无下巴面具,手执传统马锣,一边按板眼敲着锣,一边念着唱词“喜逢春节天门开,太白派我下来,一呀给主家把年拜,二呀给主家送钱呀财来啊,呀哈咦儿吧送钱啊财来.......”简单而大方,唱词通俗易懂,具有十足的民间文化特色。
当被问到双峰傩戏的传承与保护时,几位老先生面露难色。总的看来,台词复杂而冗长、仪轨神秘而繁复、资金长期缺位、文化整理者知识产权保护障碍,这四者是傩戏传承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阻碍。曹文忠老先生表示,不少年轻人不愿背诵长篇的傩戏唱词,原本程式复杂的傩戏体制也被一再简化,加之杜南楼老先生去世后大量传统傩戏唱本的佚散,如今双峰傩戏仍残留下来的文化,仅仅是曾经辉煌时的冰山一角,传统的天上三十二戏如今甚至无人能演,仅有少数残存的戏本诉说着往日的辉煌。
杜南楼制傩面具
次日,团队前往拜访了居住在升钟镇旁的山坳里的杜光显老先生。走过崎岖的山路,路过一片一片的菜籽花,我们来到了杜光显老先生家中,一方花园,一只小狗,住处简朴又可爱,这位“大山里的艺术家”把美学理念也融入进了他的家中。随后,这位热情的老先生将我们领进了他的工作室,展示了他的工作台和艺术品。杜光显老先生告诉我们,他早年受到双峰傩戏第七代传人杜南楼老先生的启发与影响,主动学习并传承传统傩戏面具的制作技艺。随后,他也为我们系统讲述了傩戏面具的来源发展与制作技艺。
据了解,杜光显老先生的傩戏面具曾获奖颇多,但随着傩戏演出的日渐稀少与经费不足,加之潜心研究树皮画,他已经不常制作傩戏面具了,所以此次田野调查我们未能记录到木傩面具的制作过程。但我们与杜光显老先生达成共识,希望能体验并摄制到传统木傩戏面具的制作过程,杜光显老先生表示愿意重拾刻刀,为我们展示傩戏面具的制作过程。
拜访完了杜光显老先生,我们去到了南部县文化馆,希望能参观到收藏于那里的杜南楼住在馆内记录的剧本八个,拨专款制作“傩、坛、灯”面具四十五个,木偶面具三十二个,与拍摄的五十多张艺术照片和五盒表演录相带。并考察当地对傩文化的保护现状。
参观南部县文化馆
团队在南部县文化馆非遗陈列厅里,首先见到了90张玻璃镜背后情态各异、个性分明的傩戏面具。面具以明艳大胆的用色来表现人物角色的形象与性格特点,部分面具还以彩绘来表现明显的刑罚特征,如割鼻、挖眼等。展厅同时收藏了木刻与纸糊两种方式制作的面具,但以纸糊为大多数。其嬉笑怒骂表情各异,十分活泼,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其次,团队在非遗陈列厅右手边发现了32个完整的提线木偶,即傩戏之“天上三十二戏”的表演道具。提线木偶的顶端往往以木制名牌标记角色与身份,如“药王”、“三娘”、“田二郎”、“黄氏女”、“二兵七”等,衣着色彩鲜艳。木偶或威而不怒、双目炯炯,或狡诈奸笑、斜视睥睨,虽与傩面具的表演方式不同,但其面部表情同样微妙流转,可见雕刻者之手艺精湛。而后,团队还在非遗展厅的南部县非物质遗产名录里,找到了政府对傩文化保护的相关措施介绍,以及作为省级非遗的傩戏在当代社会所扮角色、所起作用的介绍性总括文献资料。
另外,团队还了解到,2007年县政府投资十万元打造南部傩舞,将傩戏的表演形式扩大、群众化,并将傩戏表演引入了十九届西部商品交易会开幕式、南充市“和谐南充·激情绽放”大型广场文艺展的汇演,南部傩舞的表演团队还于2009年应邀参加了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的开幕式。但尽管有对南部傩舞的保护与投资,传统双峰傩戏的唱本唱词与传统大套折子戏却少受人关注,正如同傩戏逝去的辉煌一样,这些重要的文化资料仍然在双峰乡的深山中慢慢老去,等待着我们的挖掘整理与保护。
在参观完南部县文化馆后,团队对本次初期田野调查成果进行了初步整合,将图像、影像、文字等资料进行了整理,并对后期的田野调查工作进行了规划。
三、体悟与思考
本次田野调查活动圆满结束,川北双峰傩戏非遗抢救传承研究团队的成员们感悟颇多。
傩戏难传,难在哪里?通过本次调查,团队大致总结了双峰傩戏在传承中的两大困境。一方面,双峰傩戏的传承者缺位。傩戏剧本丰富、唱词繁杂,表演者学习时间长、学习难度大;时代审美发生变化,传统戏曲受众群体变小,市场活力丧失,年轻人不愿接触学习。另一方面,双峰傩戏的传承资金缺位。实物材料和文献材料保存已经自顾不暇,更遑论对外宣传、扩大影响了。
小队继往开来,发力点又在哪里?针对已经发现的问题,小队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思路。首先是“取其精华”,双峰傩戏的灵魂即戏本和面具,通过查阅各路资料与实地探访,系统、完整记录戏本创作要求和面具制作技艺,让“经典”留下来。其次是推陈出新,傩戏作品题材陈旧,可以进行创作,沿用对白形式说出新时代的故事;傩戏面具制作复杂、材料原始,可以通过更换黏土模具来提升效率......为了让双峰傩戏走近大众,我们还设计了一些相关的文创产品和体验活动,希望能够获得较好的市场反响。
端公跳神(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协会供图)
四、后续工作
此次初期田野调查,我们对南部县双峰乡傩戏进行了系统的认识,在后续的田野调查中,我们将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研。现今双峰傩戏唱本的存在形式大多为口传心授或手稿,缺乏整理与校对,故而我们会再次去到双峰乡,专门进行对傩戏唱本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希望能系统地、完整地整理出如今尚存的双峰傩戏唱本。
此次初期田野调查由于多种原因,我们未能拍摄到完整的木制傩面具的制作过程,我们与杜光显老先生达成了共识,将于下次的田野调查时对木制傩面具的制作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与拍摄。最后,此次调研由于处在春节期间,南部县文化馆馆员仍在放假,我们未能看到收藏于文化馆的其余剧本与录像带,故而我们也会再去去到南部县文化馆,对于馆藏于那里的傩戏录像带与八个戏本进行调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抢救与保护双峰傩戏的工作仍然艰巨,我们必将排除万难,为双峰傩戏非遗的传承工作贡献一份属于我们的青春力量。
小组成员与几位老先生的合照
小组成员试戴傩戏面具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2238655379@qq.com
本网责编:杨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