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成都 南充 绵阳 德阳 自贡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攀枝花 阿坝 甘孜 凉山
首页 > 乡镇

嘉陵谢家嘴村:薪火相传的红色村

发布时间:2023-04-18 14:37:18    四川传媒报道网    浏览量:   本网韩勇

  嘉陵区大通镇谢家嘴村,原本是一个不为外人注意的小村庄。但今年,谢家嘴村入选第三批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一时间,规划设计、媒体采访等团队相继走进谢家嘴村,这个昔日宁静的小村庄一下子热闹了起来。这一切都源于两位“名人”———吴季蟠、陈修文。吴季蟠是中共川北支部创建人,陈修文是救国为民、无畏牺牲的抗日英烈。

  3月末,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在谢家嘴村党支部书记陈德林的指引下,我们走进两位烈士的故居,探寻先辈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谢家嘴村柠檬产业园
 

  追寻革命足迹吴季蟠的诞生地

  经沪蓉高速,从嘉陵区大通收费站下高速,2公里多的路程,就到了谢家嘴村。谢家嘴村山高沟深,沿着弯弯曲曲的水泥路上山,在半山腰处,就得下车步行,走过一段曲折狭窄的小路,一座白墙青瓦的房屋赫然眼前。因为无人居住、年久失修,有点“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之感。但房屋整体结构完好,至今屹立不倒。

  “这里就是中共川北支部负责人吴季蟠的故居。”陈德林说,这里原本是个三合院,吴季蟠家族的后人都住在这里,后来有的出门打工了,有的搬走了,就留下了这座空房子,一直默默地守护在这里。

  谢家嘴村会计吴应坚是吴季蟠家族的后人,从他的讲述中,吴季蟠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

  吴季蟠,1898年出生于谢家嘴的农家小院,他家在当时富甲一方,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当时在南充学习的吴季蟠在报纸上看到消息后,非常激动。1920年6月,在张澜的帮助和资助下,吴季蟠如愿留法勤工俭学。在法国期间,吴季蟠除了紧张学习、艰苦劳动外,还抽大量时间阅读马列著作,参加社会调查和留学生组织的反饥饿、求生存等活动,中共旅欧支部根据他的要求和表现,接收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6月初,已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吴季蟠受中共旅欧支部的派遣回到上海,沈雁冰代表中共中央接待他与其他同志,并指示他们回到川北建立党组织。10月,吴季蟠等人回到南充后积极宣传革命,并与黄知风等在南充成立了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共川北支部。随后,他将苏俊发展入党,将任启愤发展为共青团员,南充党团组织逐渐发展起来。

  1926年12月3日下午,顺庆起义爆发。12月10日上午,刘伯承在果山公园召开万人军民大会。吴季蟠任第二路军政治部主任。1933年4月,吴季蟠被敌人逮捕,同窗好友劝他“检举同党,以求生存”,吴季蟠对劝降者嗤之以鼻,不为所动,视死如归,同年5月4日被枪杀于南充小西门外。

  作为吴季蟠家族的后人,“90后”吴应坚从小听着他的故事长大,深受其革命精神的影响。2020年,吴应坚提交了入党申请,立志扎根乡村为家乡作贡献。


吴季蟠故居
 

  为国救民陈修文谱写壮美的人生之歌

  谢家嘴村山高沟多,其中有一个偏僻的大山沟,形似大雁,故名大雁沟。在大雁沟的中部,有一座依山而建的四合院,人称“上头房”。1908年农历九月十九,陈修文就出生在这里。

  陈修文的家庭是一个耕读世家,在当地算得上是名门望族。三百多年来,陈氏族人在大雁沟世代居住。从小,陈修文便听着“二十四孝”“木兰从军”等故事长大,在父亲严厉的教育中,“效国爱家”的民族观念根植于心。1924年,16岁的陈修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张澜先生创办并担任名誉校长的南充县立中学,在此求学期间,陈修文深受张澜先生民主爱国思想的感染,并受到“五四”运动后新文化、新知识的洗礼,他不仅积极参与反帝反封建、抵制日货、反对军阀压迫的活动,还和同学任白戈创办了南充县立中学《南充西区学友会会刊》,进一步宣传革命进步思想。

  1938年,陈修文在陕北公学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不暴露身份,他化名陈心平。同年1月,毕业后的陈修文到八路军一二九师任营教导员。1941年春,党组织将陈修文调到阜宁县政府任民政科科长。1942年春,由于长期繁重的战斗和工作任务,陈修文病倒住进新四军军部总医院。7月1日,日军对总医院驻地发动偷袭,为掩护医务人员和其他伤病员撤离,陈修文沿着射阳河畔边打边跑,吸引敌人的兵力,不幸被敌艇机枪击中,身中数弹,倒在了射阳河畔的芦苇丛中,年仅34岁。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抗日英雄,阜宁县烈士纪念塔上,刻上了他的化名———陈心平。

  如今,陈修文的故居保存较为完整,白墙红梁的大院在绿水青山中格外显眼。房屋的门前贴着一块写有“革命烈士陈修文出生地”的牌子。

  陈德林作为陈修文家族的第三代后人,他对这位前辈有着深深的敬佩和缅怀之情。每年清明时节,陈修文的后人以及陈氏宗族成员都会从各地回到家乡,一同祭奠英雄,缅怀先烈。


陈修文故居
 

  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色美丽村庄

  因地形地貌得名的地方不在少数,谢家嘴村也是其一。嘴本义为鸟喙,引申指形体的突出部分,如山体突出部分叫山嘴,陆地伸向水中的突出部分也可叫嘴。谢家嘴村由于山体犹如一个三角形陆地延伸出去,并且居住于此的居民都姓谢,故而该片区得名谢家嘴。

  “这片区叫做谢家嘴应该有上百年历史了,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乡镇体制时,这里沿用了原来的名字,取名谢家嘴村。”陈德林说,谢家嘴村因距离场镇较远,位置偏僻,经济发展十分落后,村里没有一条硬化路。直到2004年,村里邀请乡友回乡捐资,组织村民集资,才修起了村里的第一条柏油路。后来,脱贫攻坚的春风吹进了谢家嘴村,乡友程时富还捐赠了15万元,修建了长约2公里、宽3.5米的水泥路,解决了30多户村民的出行难问题。

  如今,谢家嘴村发展起了218亩的柠檬产业园,沿着平坦的村道路,成片成带的柠檬产业园里,绿油油的果树整齐站立,散发出诱人的清香,远远望去,绿水青山间产业兴旺,乡村美景犹如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更令人振奋的是,今年入选第三批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的谢家嘴村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嘉陵区大通镇党委书记蒲实介绍,谢家嘴村将以此为契机,围绕“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目标,今年年底前完成吴季蟠、陈修文故居修缮开发,完成村级多功能活动阵地、烈士展览室、红色文化广场建设。明年9月底前,完成村容村貌整治提升、村道路拓宽、标识标牌设置、路灯安装、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等。

  采访结束,离开谢家嘴村,回首望去,还能感受到从这片红色热土吹来的风,是温暖的,热烈的……

 

  谢家嘴村小档案

  谢家嘴村是烈士吴季蟠、陈修文的出生地。全村面积2.2平方公里,310户1000余人。该村为大通镇的偏远乡村,与大兴乡、原新庙乡(已撤销)交界,山高沟深,沪蓉高速穿村而过。今年,谢家嘴村入选第三批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来源:南充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2238655379@qq.com

本网责编:杨冉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2238655379@qq.com     电话:18160189866
主办:南充市金金源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2021006796号
Copyright© 2021 四川传媒报道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